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同文”,即通识各国语文;“馆”也就是今天的“学院”。京师同文馆是当时的国立外国语学院,也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身之一。恭亲王奕等人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上阐明了建立京师同文馆的意图:“欲悉各国情景,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在国门被迫打开的时代,清政府应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措施除了兴船政,就是办学校。而京师同文馆正是清政府兴办的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同文馆建馆之后,相继开设了英文馆(1862)、法文馆(1863)、俄文馆(1863)、德文馆(1871)、东文(日文)馆(1897)。由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从1867年开始,又增设了天文、算学、格致(即物理、化学)、医学等馆。此外,同文馆还开设万国公法课程,教授国际法。这样同文馆共开设三类课程:外语、科学、法律;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科目或许被视为中国在国际化时代强国的最重要工具。在同文馆的110名教师中,有27名外国人,且大部分都是外语教师。这也开创了中国大学聘请外语专家的历史。
1898年,北京大学的直接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成立伊始,京师大学堂即开设英、法、德、俄、日5个语种的课程。1900年,京师大学堂暂时停办。1902年,京师大学堂复学,并随即合并了京师同文馆,次年更名为译学馆。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两个最早的前身从此融为一体。
1919年,北京大学废门改系,组建13个系,其中外国文学系有3个,即英国文学系、法国文学系、德国文学系。1920年,俄国文学系成立,使外国文学系在全校的18个系中占4个。在当时的学科结构中,外国文学系占有较大的比重,说明外国文学学科在北大具有重要的地位。1924年,北京大学决定“添设东方文学系”,但所谓“东方文学系”其实只有日文专业,由周作人担任系主任。俄文系后来被取消,1931年成立的外国语文学系由英、法。德、日四个语种组成。西南联大期间,也一直保持了外国语文学系的建制。
在很长一段时间,北京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以西方语言文学为主体,除有英、法、德、俄等专业之外,还开设拉丁语和古希腊语课程。北大也一直重视东方语言文学的教学,除很早就设有日语专业外,还于1919年即开始教授梵文课程。但由于条件所限,直到1946年季羡林先生从德国学成归国后,拥有多个语种的东方语文学系(以下简称东语系)才得以成立。建系初期,拥有6位教师的东语系可以教授梵文、阿拉伯文、蒙文、藏文等语言。从那时起,北大乃至中国的东方学科才正式建立并得到长足的发展。
东方语文学系成立后,原外国语文学系的其余部分更名为西方语文学系。新中国成立后,东语系迅速发展,教师和学生人数都有大幅度的增加。1949年6月,南京东方语言专科学校和中央大学边政学系的教师并入东语系。到1952年京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前,东语系已有12个招生语种,50名教师,大约500名在校学生,成为北大最大的系。
1952年院系调整时,重新组建西方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学系。其中西方语言文学系包括英、法、德三个语种,共有教师95人,分别来自北大、清华、燕大、辅仁、师大等高校;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共有教师22人,分别来自北大、清华、燕大等高校;东方语言文学系则将原有的西藏语、维吾尔语、西南少数民族语文调整到中央民族学院,保留蒙、朝、日、越、暹罗、印尼、缅甸、印地、阿拉伯等语言,共有教师42人。
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三系建制一直延续到1983年英语系成立;而今天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则是由英语、东语、西语、俄语4系组建而成。
河北教育考试网专注河北教育培训领域,专门为学习需求者提供接受教育、培训的择校指南服务,分享最新河北招生考试信息、高考分数线、高考录取查询等信息。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师范院校。学校创建于1954 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第一所、全国第一批**设置的七所...
教育资讯网专注于为你发布最新教育舆情、教育信息,内容涉及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出国教育、职业教育、艺术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信息。
生日礼物网主要为你提供有关女生生日礼物、创意小礼物、妈妈生日礼物等生日礼物相关的内容,不会送生日礼物就来生日礼物网。
河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是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专业二级硕士点培养单位,是法学专业双学位教育实施单位。法学院现有教职工45人。专任教师39人...
上海中博专修学院是一所以高等教育自考助学为办学方向的高等及高等以下非学历全日制院校,是A级办学单位,报名咨询热线:021-67267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