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源于1952年北航建校伊始成立的飞机设备教研室,1958年为满足“两弹一星”惯性制导的急需,由钱学森先生提议我国惯性技术的奠基人林士谔先生创建了“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研究室,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专业,1981年获批全国首批博士点,1988年获批全国首批重点学科,1997年改称“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
现有教职工165人,专任教师144人,两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千人计划专家1人,青年千人计划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9人,教授40名,博士生导师44名(含兼职6名),硕士生导师92人,副教授63名、讲师41名。拥有“先进惯性仪表与系统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先进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光电技术”蓝天创新团队、“新型成像探测技术与系统”蓝天创新团队等创新团队。
学院始终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在先进惯性器件与系统、精密光机电测试、航天器姿态测量与控制、先进传感技术等方向上,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2006年以来先后主持获得11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其中,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主持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近五年来,年均科研经费2亿多元。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学仪器专项2项,科技部重大科研仪器专项3项,国家和国防“973计划”项目3项。工程应用取得重要成果,学院主持研制的小型CMOS星敏感器、高精度光纤陀螺组件和磁悬浮力矩陀螺、动量轮等型号产品先后在多个卫星和武器型号上成功应用。其中,学院主持研制的五自由度主动控制磁悬浮惯性动量轮和高精度光纤陀螺组件2012年在我国新技术试验卫星“实践九号”上搭载试验成功,这是我国的磁悬浮飞轮型号产品首次上天试验。
学院成立于1992年5月,当时正值柯棣华大夫逝世50周年,为了永远纪念这位为中国民族解放事业而献身的国际友人,学校取名为石家庄柯棣华医士学校,原北京军区军事医学...
软文批发网主要为你提供发布新闻、新闻稿发布、软文推广、软文营销、软文广告等,是专业的软文批发网。
文昌中学始建于1804年,历史悠久,人才辈出。2005年秋季,海南省教育厅批准与海南中学并列第一批面向全省招生。2013年,学校正朝着创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
百度高考APP是由百度文库官方出品的在线教育App,是全国最准最全的知识点库、题库和学习工具!更有全国名校套卷、名师预测题、历年状元笔记等独家资源,让考试更简单...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开设护理、助产、会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工...
百年风雨,百年磨砺,百年辉煌。西南大学生于西南,立于西南,"杏坛育人、劝课农桑、学行天下、服务民生"是西南大学百年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