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长春中医药大学。历经五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孜孜以求和创新发展,学校形成了“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校训,形成了“坚持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走学研产结合之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授权的办学层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吉林省唯一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广泛社会声誉的省属重点大学。五十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4万余名毕业生,校友遍及海内外,为国家和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学科和人才优势的基础上,励精图治、科学发展,实现了内涵建设与外延建设的齐头并进,取得了多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就:净月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中医学、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位居第7名、第9名;成为省属重点高校;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成为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与省政府共建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成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学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任继学教授荣获“白求恩奖章”、“国医大师”、“吉林骄傲”称号;学校获得了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跻身于国家中西部高校百强行列;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5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在净月经济开发区,毗邻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学校现有本科专业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后创新工作站1个。全日制在校生10864人。校本部现有教职工99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65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41人。享誉全国的终身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51人,硕士生导师248人;国家“白求恩奖章”获得者1人,“国医大师”获得者2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长白山学者3人,长白山技能名师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9人,国家及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高级专家5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人;被批准为省教育厅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4人,新世纪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名中医29人,吉林省第三届创业先锋1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2人。
学校现有“十一五”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优秀课程41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2个;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3部、主编国家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4部、主编国家“十二五”行业规划教材25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4个,其中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平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省校共建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1个。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581万元。馆藏图书103万册,有一批学术价值很高的珍、善本典籍。出版发行《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吉林中医药》等学术期刊。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国外留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留学生培养涵盖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多次主办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研究单位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往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春中医药大学正在继往开来,科学发展,追求卓越,续写华章,不断将学校事业做精做特做强,为把学校早日建成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在省属高校中优势突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而共同努力。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较为齐全的药学院(系)之一。其前身是1972年安徽医学院药学班,1974年建系,2004年成立药学院,已为国家...
广东公务员考试网:提供201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入口,第一时间发布2018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职位表、报名时间、报名入口,解读广东公务员考试公告、大纲,广东...
青岛育儿是一个专业的亲子育儿网,为大家准备了最全的健康知识资讯,从备孕到早教问题,帮助您的孩子赢在起点。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秘书网是你的网上秘书,主要为你分享工作报告、致词演讲、心得体会、事迹材料大全、述职报告、策划方案大全等文档资源。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2011年9月22日在京揭牌成立,学院主要承担气象部门中高层次管理干部、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气象业务和相关领域高新技术推广应用...